一款价值 599 元的传感器 —— Aqara FP2,不明所以的朋友可能会被劝退,本文主要带的大家分享这款被 Aqara 成为升级版本的“场景传感器”,和之前的“人体存在”之间到底有多少区别。
(资料图片)
简单来说,就是“有什么用”和“贵在哪里”。
包装盒就一个简单的长方体,一手轻松握住。
正面的风格比较苹果风,展示品牌、产品图和产品名。
包装两侧分别给了产品功能上的描述和场景联动的简单示例,如果熟悉智能家居行业的朋友看到这两侧基本就能理解它的作用了,如果是萌新可以继续看下文的解析。
FP2 仅支持 Aqara 智能家居和 HomeKit,Matter、Alexa、GoogleHome 理论上也支持,但并不支持米家。
打开包装,配件列出来,从左到右分别是:磁吸贴片、膨胀螺丝(上)、双面胶、电源线、电源适配器、机身。
由此可见这款产品是接入直流电的,优势在于不需要考虑剩余电量的问题,不足在于需要考验大家走线的能力。
FP2 主体并不大,直径约为63mm,厚度为30mm,和鼠标的对比比较直观,方便大家想象。
相较于上一代产品它更“扁平”(少了10mm),采用的是双层结构,交互按钮(其实也就配对用得上)藏在机身下方。
双层结构采用Z型连接,传动杆可折叠。下方主要是用于固定主体,上方集成了主板、控制器、雷达等。
传动杆上贴着 HomeKit 二维码和连接码,大家如果喜欢扫一扫连接,记得让 FP2 张开到最大角度。从上图也不难看出它采用了 USB-C 口供电,便于大家未来在有需要的时候替换充电线。
主体有预留电源线走线孔洞,还挺宽的。
如果你了解 FP1,那么相对而言 FP2 的能力在“识别数量”“识别精度”“多区定位”“跌到侦测”“增加光线传感器”上进行的优化,连接协议从 ZigBee 切换到蓝牙+Wi-Fi。
如果你不了解 FP1 ,那么接着往下看。
其实 FP2 的工作原理很简单,机身中继承的传感器能够大范围释放毫米波雷达,监测人体是否存在。不同于红外传感器的低报点和低精度, FP2 能识别人体的微动作,只要你在这个空间里,就能一直监测到你在。
红外线方案是如果你在空间内不大范围运动,会默认无人存在。
FP2 会自动识别你的安装方式,有侧面正装、侧面倒装和顶装,从上图大家也能直观地看到雷达发射的角度(实测是大于120°的,Aqara还是保守了)。区别是什么呢?
侧面正、倒装一般用于人体感知,一般一个房间或者客厅只要没有太离谱的干扰,装1个就能替代所有人体传感器。(当然,如果你家客厅大于50平米,建议多装1个。)
顶装会缩小识别范围,但大幅度提升识别精度,主要用于识别“跌到”,这是侧装无法实现的。
自动化方面,目前 FP2 提供了 17 种可选条件,大家可以从文字描述上直观感受。当然,可能你会困惑,前几项的“区域”指的是什么。
其实很简单,由于数据吞吐能力足够强,它是能给当前的空间划分“块”的,不过目前不支持自动识别家具(非摄像头方案)。
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有个比较傻瓜的方法,就是自己站到对应区域后在图里画圈,然后填上名字,基本不会出错。可以看到 FP2 将区域划分为 320 个格子,我家里只用了一半不到……
实际使用过程中,FP2 的反应速度非常给灵敏,延迟很低,延迟效果能感受到,但能接受。相较于普通人体传感器,FP2 最低可以用 5 秒进行语句判断,是普通款的 60 倍速率,大家可以直观感受到其中差距。
99% 的情况下是用来控光,通过 FP2 可以轻松实现“走到哪里,亮到哪里”“离开哪里,熄灭哪里”的科幻效果,不过我相信大多数家庭不太会需要每天在家里太科幻,这种玩法用在玄关、过道和卫生间就足够了。
作为蜗居深圳的人,我把 FP2 安装在客厅中,放在 PS5 上,轻松覆盖整个客厅。调整的内容很简单,一个是配合之前的红外线传感器控制玄关灯,另外就是识别人坐在沙发上10分钟后,把灯光调整到电影模式。
当然,最重要的是,当完全检测不到人的时候,把灯全关了。
相较于传统的红外传感器,它能实现更精准、更高效的检测,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优先选择 FP2 呢?毕竟 599 元在这个分类谈不上便宜。
1、空间开阔无遮挡;
2、原本需要大于4个红外线传感器才能配合的场景;
3、需要多目标(3人内)同时检测;
3、需要高精度判断人是否存在的场景;
4、照顾老人小孩提供跌倒检测。
但注意的是,跌倒检测需要顶装,雷达覆盖范围会缩小,建议只在重点区域安装,或者希望 Aqara 未来在侧装的状态下也能精准识别跌倒、坐下、躺下等动作。
作为一款无视觉方案,Aqara FP2 可以更好地判断“是否有人”、有智能家居联动需求、不喜欢在家里安装摄像头但需要了解家里状态的朋友,是个不错的选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