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在当年花神咖啡馆的那些常客中,普雷维尔是他们的神,他们的神谕,他们的思想导师,他们试图模仿他的语言和才情。
——波伏娃
被众多文化人崇拜和效仿的对象就是他——雅克·普雷维尔。在中国,雅克·普雷维尔还是个比较陌生的名字。但对于法国人来说,却是家喻户晓的国宝级诗人。
你可能看过电影《天堂的孩子》、《雾码头》、《国王与小鸟》,但却没注意到它们的编剧是普雷维尔。可能听说爵士乐标准曲之一的Autumn leaves,但不知道作词人是普雷维尔。
在普雷维尔77年的人生中,他从未只是诗人,而是在电影编剧、戏剧人、作家、艺术家等等角色之间转换。
《普雷维尔不是诗人》是一本开本超大、分量十足的人物画传。本书聚焦于普雷维尔的1920-1950年代,正是他在文化圈持续活跃的时期。
本书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跟随这位另类、反叛的顽童、一代法国人心中的文化偶像,来到花神咖啡馆、来到巴黎,亲身体验法国文化与艺术创作的黄金年代。
走近法国国民诗人普雷维尔的斜杠人生!
本书是为纪念法国国民诗人雅克·普雷维尔(Jacques Prévert,1900—1977)逝世40周年而创作出版的图像小说。
雅克·普雷维尔生于1900年,出身并不富裕。
在法国人心目中,普雷维尔总是嘴上叼着根香烟、头戴帽子。
“巴黎是地上一座城,地球是天上一颗星”这句诗就是出自这样一位毫无书卷气又深得民心的诗人。
《普雷维尔不是诗人》分成了3个单元,对应普雷维尔人生的3个阶段:【1920-1930 城堡街】;【1930-1940 十月】;【1940-1950 那时的生活更美好】。
1920年代,正值超现实主义运动兴起。普雷维尔刚刚结束兵役,终日混迹于不同的咖啡馆、沙龙,和一众朋友聊文学聊创作,玩得十分尽兴。
但不久,他便与超现实主义分道扬镳。
1930年代是普雷维尔一生中最具冒险精神的一段。他成立十月剧团,反对资本主义、为工人发声,与十几个朋友一起自己编写剧本、表演。
十月剧团还前往莫斯科、圣彼得堡,在斯大林面前演出。
1940年代,战争动荡,他与朋友们不得不离开巴黎,在法国乡下避难。在此期间,他尝试为多部电影担任编剧工作。
1946年,他的代表作、诗集《话语集》出版。一周之内,5000册就销售一空,被视为二战后文学的一次大突破。他本人也由此成为法国家喻户晓的诗人。
《普雷维尔不是诗人》这个“挑衅式”的书名无疑引起了读者的好奇——以诗人身份出名的他,不是诗人还能是什么呢?
编者与绘者另辟蹊径,并没有着重于普雷维尔的诗人身份,而是以普雷维尔的众多“副业”:超现实主义者、戏剧人、电影编剧,甚至还有音乐作词人和拼贴艺术家,映照出这位国民艺术家那极富魅力、叛逆,且热情洋溢的生命肖像。
在这本书中,普雷维尔既是讲故事的人,又是他生活中的主角。“普雷维尔”的名字拥有一切可能!
不被限制在对话气泡里的人生绘图,基于严格资料查阅、文献考证创作!
为了讲述这位独一无二且难以归类的人物,就需要很多“冒泡”的时刻。
本书跳出画格的约束,抹去了条条框框的界线:绘者卡约选择了符合诗人自由、活力个性的画面布局。
本书编者、同时也是“朗德诺大奖”的获得者布里也在阅读和研究大量文献、资料后,精心选取了普雷维尔精彩人生历程中真实且有趣的片段,为我们献上了一首“成为传奇‘文艺革命者’的颂歌”。
另外,书中鲜亮多彩的颜色有如普雷维尔跳跃的思维,冲入我们双眼的简约线条,是来自直白个性且反叛的普雷维尔的战书。
在不加滤镜的情况下,作者呈现给读者多方位的普雷维尔:一个易怒的家伙,一个敏锐、清醒,且怀揣着打破既定秩序之决心的顽童,一个酒后爱走弯路的酒鬼……
君士坦丁堡、巴黎、莫斯科、圣彼得堡、纽约、好莱坞……近半个世纪的“文艺家传说”此刻在纸上放映!
20世纪初,巴黎蒙帕纳斯和圣日耳曼德佩大街的咖啡馆是文人们的聚集地。
那是艺术创作的黄金时代,是天才间思想交汇和碰撞的时刻。伴随着夜夜笙歌、纸醉金迷,普雷维尔在那里写下了超现实主义的美丽篇章。
“精美的尸体”游戏、花神咖啡馆、十月剧团、《天堂的孩子》,还有那些与他不期而遇的人们——路易·阿拉贡、马塞尔·迪阿梅尔、伊夫·唐吉、毕加索、贾科梅蒂、安德烈·布勒东、让·雷诺阿……
其中,毕加索和普雷维尔是一生的挚友。
普雷维尔与毕加索合影
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和他们与普雷维尔之间发生的趣闻轶事都会出现在这部画传中。
本书为“傅雷出版资助计划”作品,极具收藏价值的精装简体中文版,将这位已经在国外如雷贯耳、受人尊敬的艺术家,带到对其知之甚少的简体中文世界里。
简中版保留原版开本及装帧,封面使用烫银及UV工艺,阅读收藏两不误。在此,我们将这位诗人那肆无忌惮的青春,以及与其并肩同行的优秀的人们,一并献给大家!
一起来走进普雷维尔的精彩人生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