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当前位置:首页>滚动 > >正文

看点:方志江苏|左宗棠与林则徐:一面之缘 终身践诺

看点:方志江苏|左宗棠与林则徐:一面之缘 终身践诺
2023-06-26 13:30:51 来源:扬子晚报

在南京长江路“总统府”东苑景区内,有一座陶林二公祠。这是清代光绪年间,南京乡绅出资,由时任两江总督左宗棠奏准朝廷恭建的,纪念的是一代名臣陶澍和林则徐。

当年为什么要为这两人合建专祠呢?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资料图)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调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先后三次担任江南乡试监临官,负责监临在江南贡院(位于今南京夫子庙)举行的江南乡试。时清朝有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吏,其中驻地于江宁(今南京)的是两江总督,时任其职的官员是陶澍,他于1835年进京述职、1836年又前往外地巡视防务,均不在两江总督的署地南京。陶澍这两次长时间外出期间,均由林则徐署理两江总督。所谓“署理”,也就是暂时代理其官员职务。

清代两江总督署旧址,位于今长江路292号的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即“总统府”)。就在这座历史博物馆的东花园内,有一处南京市文保单位,与陶澍、林则徐二人密切相关,这就是陶林二公祠。它是由后任两江总督、晚清名臣左宗棠所建。清时既有一人一祠,也有双人、三人、四人一祠的规制;有一地建多人祠,也有多地为一人建祠,一般建于其出生地和做过官的地方。陶林二公祠就属于功臣专祠中的双人祠。

陶林二公祠

左宗棠为何要为这二位前辈建祠堂呢?因为他与二人交情匪浅。先说陶澍,他可是道光年间的政坛巨星。任两江总督九年期间,陶澍整改吏治、疏通漕运、消除盐政弊端、兴修水利、督办海运,各项政绩斐然,被张之洞誉为“道光以来人才第一”。鸦片战争前夕的1839年,陶澍卒于两江总督任上,身后获得了“文毅”这一帝王时代评价极高的谥号。

左宗棠与陶澍的交集,始于1836年。当时,已执掌两江总督多年的陶澍,奉旨回乡省亲,路过湖南醴陵。而此时的左宗棠,只不过是个科考两度落第的书生,不得不受聘于醴陵渌江书院。在醴陵县令的请求下,左宗棠为陶澍所下榻馆的舍题联曰: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其中,“印心石”是指在陶澍的家乡湖南安化小淹镇的资江中,有一块长宽各约两丈、凸出江面约两丈许的巨石,方正如同印章,因此而得名。陶澍少年时随父亲读书于此一带,故陶家书屋取名为“印心石屋”。1835年冬,陶澍获道光皇帝特赏,蒙赐御书“印心石屋”墨宝,在仕林中轰动一时。上联所述就是道光帝御笔恩赏一事,下联引用了东晋初年名臣陶侃都督八州的典故,此人正是陶澍的先祖。此联内容贴切,意境高雅,从而得到了陶澍的交口称赞。

于是,陶澍主动邀见左宗棠,视之为奇才,纵论古今竟至通宵达旦,遂订为忘年之交(陶澍年长左宗棠33岁)。二人声望、社会地位何等悬殊,但陶澍对左宗棠的认识“始于对联,鉴于关系,敬其才华,忠于人品”,欲以姻亲关系助左宗棠一臂之力。他为6岁的爱子陶桄,求亲于左宗棠5岁的长女左孝瑜。尽管左宗棠竭力辞谢这门亲事,但陶澍诚恳地表示:“我已年老,将来幼子和家事都要托付于你。”

这场在外界看来“门第不配”的婚姻,直至日后左宗棠功业显达,才为世人所感叹陶澍的识人之明。陶澍对于左宗棠的知遇之恩,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林则徐,他固以禁烟运动而名闻天下,但到了其人生的晚年,还做过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遭革职而被流放新疆,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继续胸怀社稷,在新疆各地做了详细的实地考察,行程近3万里。此刻的林则徐,做出了清醒的认识与预判:“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但长年的辗转漂泊,导致其疾病缠身,林则徐实在干不动了,只好上奏朝廷请求开缺回籍养病。

左图为林则徐,右图为左宗棠

1850年1月3日,返乡乘船经过长沙的林则徐,与久已闻名而素未谋面的左宗棠相见,二人在岳麓山下、湘江水畔,放怀畅谈天下大事。

在这场被称为“湘江夜话”的历史性会面中,林则徐认为英法侵略者,尚不足畏,其失败者,乃朝廷投降政策的所致。所足虑者乃是沙俄,俄国将是今后中国的大敌。

林则徐道:“新疆,对于内地官员,他们了解甚少。所谓千里荒漠,实则是沃土千里,瓜果累累,牛羊遍地。金、银、玉石、煤、铁藏量丰富,是中国西北的一大聚宝盆。”

接着林则徐又讲道:“沙俄对我新疆虎视眈眈,觊觎久矣!内地兵祸四起,新疆若不利治,沙俄必欲吞之。老夫在新疆时日不久,很多事还来不及完成,必寻人以托之。”

左宗棠道:“新疆地广人稀,而只设将军府,此乃朝廷制度一大弊端,宜早置行省,行郡县制,加大内地向西域移民,大办屯垦,广植桑麻,兴修水利,修建驿道,使新疆与内地臂指相连,方可稳固。”

二人谈着谈着,不知东方既白。

林则徐十分欣慰,确信眼前的这位青年人便是自己多年来寻觅的那个人,可以以大事相托。

于是起身从行箧中将自己在新疆5年多积累的全部资料与自己亲自审订的新疆详细地图,以及西边边防与俄国的动态等拿了出来,欣慰地对左宗棠说:

“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

“他日东南洋夷御之者或有其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

听罢,左宗棠心头一热,连忙起身长跪于船板,双手郑重地接了过来。并表示,日后若能效命国家定不负公重托。

同年11月,林则徐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抱病向朝廷上了最后一份奏折。奏折中,林则徐正式向朝廷新帝咸丰皇帝举荐了左宗棠。在奏折中林则徐称左宗棠为“绝世奇才”“非凡之才”“可堪大任”。

写完奏折不久,11月22日,一代民族英雄,晚清一代名臣林则徐走完了他为国为民的一生,长眠于福州金狮山麓。

林则徐去逝的消息传到左宗棠后,左十分悲痛,挥笔写下了流传后世的一幅悼林公挽联:

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

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

至此,呼声已经极高,朝廷多次应召未出的左宗棠不能不出仕走向前台了,于是以四品候补襄助曾国藩创办湘军。

从此,左宗棠开启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浓墨重彩地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陶林二公祠对联

1881年,即光绪七年,已是生命最后几年的左宗棠,被朝廷任命为两江总督,受印视事。

1883年正月,感觉时日无多的左宗棠与当地人民,感念于陶澍和林则徐治理两江时为当地人民办下的诸多好事,应地方百姓之请,在南京为陶澍和林则徐建了陶林二公祠,并作对联曰:

三吴颂遗爱,鲸浪初平,治水行盐,如公皆不朽;

卅载接音尘,鸿泥偶踏,湘间邗上,今我复重来。

此对联的上联,特表陶澍任两江总督时,治水兼漕运、改革盐政之功,下联则追忆了30多年前湘江之畔,林则徐对于自己的教诲和指导。此时的左宗棠,以陶、林二公的事业继承者自许,在南京留下了一段佳话。

陶林二公祠堂原在距南京“总统府”东南220米处,即长江东街4号,大概位置在如今的江苏省美术馆新馆。2001年被整体迁移至“总统府”扩建的东苑,也就是现在的“总统府”东花园。

虎门销烟是林则徐波澜壮阔一生的高光时刻,也令他成为中国禁毒运动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今南京“总统府”西侧,设有“江苏禁毒展览馆”,与林则徐的祠堂位置遥而对应,时刻提醒国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王子木

本文原发方志江苏,经授权转载

标签: